教育 / 培养

其任务是: 领悟到高尚的人生

对裴斯泰洛齐来说, 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造就富有道德的人, 此人力求从善, 慈悲为怀, 扎根于宗教信仰, 凡有可能, 总把一己私利抛在一边。他心地坦然地去做好事, 因而这是“他自己的本色”。

裴 斯泰洛齐自己也知道,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不容易。因为在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对立面: 一方面是本能和自私在起作用, 因为“肉体的、动物的本性”追求享乐, 回避厌恶之事。与之相对立的是人的良心和更高的理解。它们是“更高层次的、永久的和神圣的天性”的表现, 让人认识到, 如果任凭动物的本性泛滥, 就会产生争吵、格斗、心肠冷酷、酿成战争和贫困, 生活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满足。裴斯泰洛齐最根本的信条之一便是, 个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胜任他更高的使命, 自身领悟到高尚的人生。接下去的问题是, 成长中的年青人如何能达到这一步呢?

能力和天赋的自然发展

按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高尚人生的前提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每个孩子在他们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被赋予力量和天赋。它们还有待于发展, 是的, 它们本能地要求发展自己。这里至关重要的是, 是让它们服从于一己私利呢, 还是塑造高尚人生。自然, 让人生高尚起来的动力和天赋也从小就有, 它们让孩子克服利己主义, 心向他人。裴斯泰洛齐称这种自然的社会的动力为“善心”。如果教育得当, 从中慢慢滋生友爱, 信任和感激这三种基本的高尚情操, 其余所有的道德和宗教的力量都建筑在这个基础之上。除了这种“心力”之外, 还适用于智力(精力)和手工能力的发挥。但请注意, 心、脑、手都按各自的规律发展。教育者的任务是, 了解并服从这些规律。所有教育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服从于个人的天赋。从而, “合乎自然规律”是裴斯泰洛齐向教育界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它是“有教育作用的”, 每一种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影响都会把人“教坏”。

需求的满足和平静的生活促成高尚的心绪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 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母子关系。只有当母亲在悉心呵护的氛围中满足孩子的自然需求,, 三种基本的高尚情操才能在孩子身上得到最佳发展,。因而对裴斯泰洛齐来说, 自家的起居室也是各种教育真正的基础。所有其他的教育都必须把起居室里的教育继续下去并加于补充, 也包括学校。而学校从来不能取而代之。一位女教师并不等于母亲, 一位男教师并不等于父亲。只有当所有的教育措施都在热情的、坦率的人际关系中进行, 学校的教育才卓有成效。按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人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只有面对面、只有心对心, 才富人情味”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4 A, 页19)。 对他来说, 教育永远是跟人打交道。教员最重要的本领是, 用爱的目光, 把每个孩子当作个性对待, 并能捉摸和应对他情绪的变化。

这 一切, 按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只有在平静的气氛中才有可能。孩子身上这种平静的心态一是通过上文提到过的需求的满足 (并非理想愿望的实现), 二是通过教员的关爱和从容不迫来感染。裴斯泰洛齐不知疲倦地强调, 这种内心的平静对孩子的良性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他在他的最后一部大作《天鹅之歌》(1826)中写道: “人情的本质只能在平静中发展。没有平静, 爱便失去它真实的和有益的全部魅力。焦虑不安本质上是感官痛苦或感官渴望的产儿; 它不是恶运的产儿便是比这更恶劣的利己主义的产儿; 但无论如何它是冷漠和猜疑之母。”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8, 页63)

内心平静的氛围和周围世界的认可, 使孩子的心底滋长起一种“高尚的情操”: 该孩子便乐意与人分享, 乐意助人, 做一点讨人喜欢的事, 他的心力也由此发展。按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这种心力决非用压力和强制的办法, 而只能靠教员自己的灵魂精神生活才能调动起来。孩子心中的爱只能通过对孩子的爱唤起。信任的产生只能靠教员先信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 对宗教的信仰, 对所有生灵的热爱, 凡此种种, 要在孩子的心中被唤醒, 唯有他在成人的身上能感受到,。因而, 教员的内心生活对孩子的良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和教员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态。

直观与心领

裴斯泰洛齐把直观形象称为“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13, 页309)。他首先看到孩子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外在的”直观有助于脑力的发展 (详见下文)。此外他还要求“内在的”直观。这是指由外界直观或某一桩亲身经历而得来的内心的正面判断。活在内在体验里是指通过身边的人的高尚生活, 内心所感到的思想境界的提升, 感到精神因素对世人生活的重要性, 亲历对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的意义之责任。裴斯泰洛齐清楚, 一个人的高尚道德有可能产生直接的效果, 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到达高尚境界, 不管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还是在听故事的时候所经历的虚构事件。

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服从

裴斯泰洛齐相信, 在孩子的身上还必须有服从的意识与爱、信赖和感激这三种美好的基本感情平行发展。孩子的这种自然而然的服从与压制毫无共同之处, 恰恰相反, 它是自由的基础。它立足于摆脱了本人利己主义的桎梏和本能的冲动而服从于自己的良心。裴斯泰洛齐相信, 这种在自己的良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服从只有当孩子先在教员面前见过和训练过才能做到。因此裴斯泰洛齐称服从为“高尚的基本技能”。

于是裴斯 泰洛齐问自己, 服从如何能水到渠成, 他断定, 它初为被动的服从, 为必须等待和可以等待, 然后才表现为积极的形式, 这就是说成为服从教员意志的能力。服从意识的增长只有靠教员的诲人不倦, 靠寓教于爱。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并不因为要求他听话而感到负担和压抑, 而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认为可以放弃服从的爱,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是赢弱, 是“动物”的爱; 反之, 坚定的、富有责任性的爱, 拿裴斯泰洛齐的名言来说是“看得见的爱”。(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1, 页228) 它给孩子以支撑点、明确有哪些分寸和必要的限度。

按 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在道德力量的发展过程中, 在服从的基础上的高尚行动是第二步 (第一步是高尚的情操)。第三步, 也是最后一步是拥有明确的道德概念, 思考和谈论高尚的道德。这就是说, 孩子先应该感知高尚的生活(心), 然后应做好事(手), 最后才是反省(脑)。裴斯泰洛齐的这个观点使他站到了理性主义的对立面, 该理论认为, 高尚生活的唯一基础是理性。裴斯泰洛齐拒绝这种说法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不能等到理性培养起来以后才进行孩子的道德教育, 二是因为在他看来, 人的行为多半由情绪, 而不是由理性思考来支配的。

其余的力量: 脑和手

在裴斯泰洛齐那里, 心力处于中心地位。智力和技能 (脑和手)服务于有教养的心力。这些力量的发挥, 有赖于“教育”, 裴斯泰洛齐在谈到精神的和体力的发展和加强时多半说是“培养”, 因而, 教育和培养这两者不应分开, 而应该互为联系, 并把培养作为教育的手段。从中产生教育课程的方案。裴斯泰洛齐却不想把这个任务全交给学校, 而是主张“母亲学校”: 父母亲, 首当其冲的是母亲, 除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之外, 同样地应该在自家的日常生活和每天的劳动中为脑和手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操心。

智力(头)培养的中心是概念的形 成, 它是判断成熟的基础。原则上它关系到, 这是要让孩子学会使用他的感官(直观), 并始终与语言学习联系在一起。这又应该在教员亲切的关照下实现。事实上孩子只有从社会的交往中学语言。裴斯泰洛齐描写了智力发展从“朦胧的意识”到“明确 的概念”的四个阶段, 这里就不作进一步的探讨了。从实用的价值看, 孩子们要努力用所有感官经历周围世界的事物, 并学着尽可能确切地道出各个细节中外表的和内在的形象。这便是后来自己作判断的基础。裴斯泰洛齐激烈地反对让孩子们过早地对各种事物作判断。“学习的阶段 并不等同于判断的阶段”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13, 页206) 判断应像瓜熟蒂落那样从成熟的见识中自然产生。

体魄(手, 手艺)的培养关系到体力、技巧、熟练和实际运用, 它与智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手艺的领域里裴斯泰洛齐也描述过四个阶段, 一开始, 孩子首先要注意某种技能的正确运用。发展到最后是“独当一面”, 也就是说熟能生巧。对教学实践来说, 重要的又是让学生认识到, 工具操作的各种技术和材料的运用常常经历了几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 因而是可以被社会所接受的。至于学习的内容该由学习的人自己选择。

主要的发挥途径: 力量的使用

“能力和天赋的发挥”跟“用信息灌满空瓶”大不相同。在裴斯泰洛齐的培养方案中具体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教材的接受情况。孩 子不应该是简单地接受教材, 而是通过教材的使用有所变化, 有所增强。中心问题不是知识的传授, 而是能力的获得。他的思考、记忆、想像和判断能力应有所加强, 他的双手、他的身子骨应变得更为有力, 更为机警, 更为灵敏, 更为熟练。问题是,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 对裴斯泰洛齐来说这不难理解: “这些能力中的每一种能力大体上都仅仅通过简单的使用方法便得到自然的发挥。”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8, 页60) 只有通过自己思考, 思考能力才得到培养, 只有通过自己想像, 想像力才会增强。这同样使用于手艺, 只有手派上用处, 才会变得灵巧。只有使劲, 身体才会强健。到头来这也使用于道德品质的培养: 爱的培养只能通过爱的事实, 而不是通过爱的说教。宗教信仰的产生只有通过信仰本身, 而不是通过谈论信仰或了解和背诵信条。

不妨重温一下 裴斯泰洛齐的如下观点, 他相信每一种力量中都蕴藏着一种想发挥的动力。“眼想看, 耳想听, 脚想走, 手想抓。同样的, 心想信仰和爱。精神想思考。人类天性中的每一种禀赋都潜伏着一种冲动, 想由静止的、不熟练的状态跃升为受过训练的力量, 它在我们身上还只是力量的一个萌芽, 而不是力量本身,” 裴斯泰洛齐在《天鹅之歌》中这样写道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8, 页61)。

能力的发挥只能让孩子自己动手才能实现, 裴斯泰洛齐用“自觉行动”这一概念来归纳为所有这些思想。孩子们只能边做事边接受培养。自觉行动的重要意义也使我们懂得, 为什么裴斯泰洛齐对童工持肯定态度。他指的不是剥削, 而是通过有意义的、必要的劳动把各种能力调动起来。

目标: 力量的和谐

裴斯泰洛齐一再要求, 所有能力和天赋的发挥都要使人有可能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 头、心、手的能力都要尽量发展, 但与心力相比, 体力和智力又处在从属的地位。由此产生力量的和谐。按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这种和谐由于联系万物的、等同于爱的“共力”得到保证。最终又涉及教育和培养, 它们寓于爱, 借助爱, 到达爱。在他1809年致全体教职员工的讲话中我们读到如下内容: “我们周围的人认识到, 在我们的行动中我们不是把你们的理解, 你们的手艺, 而是把你们的仁义作为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我试着通过我的行动把人的天性提到最崇高、最无私的境界。我试着通过爱使行为高尚起来, 在爱的神圣的力量中我看到了把人类变得无限美好和不朽的基础, 它就在他们的天性中。我把我天性中拥有的各种精神的、艺术的和明智的因素都看作是心灵的资源, 心灵升华为爱的媒介。我认识到, 只有提高人的素质, 才有可能使人类变得仁义至上。仁爱是培养我们天性的唯一的和永久的基石。” (裴斯泰洛齐著作全集校勘本, 卷21, 页226起)